保護生命的利器 |
本刊記者-郝杰 中世紀時,黑死病橫行歐洲。當時的醫生為了杜絕感染,身穿浸過蠟的亞麻或帆布衫,頭頂著黑帽,面戴可過濾空氣、狀如鳥嘴的面具,手著白手套,持一木棍,用來掀開病患的被單或衣物,又或是指揮病人如何療病。他們深信這樣的裝備可以保護自己免于黑死病的感染。這套裝備是人類與瘟疫對抗的見證,也是全封閉安全防護服的雛形。 2016年在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安全防護紡織服裝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中產協秘書長張傳雄在主持會議時,與代表們回顧了上述這段歷史,目的是增強人們對安全防護產業的緊迫感和使命感。這段描述,讓當時也在會場的筆者印象頗深,原來人類與病毒斗爭由來已久,紡織服裝產業在安全防護領域責任實在太大。 誰也不會想到,3年多后的今天,我們切切實實地面臨了一場病毒的肆虐,感染人數、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嚴峻的疫情令人憂心忡忡。 口罩、防護服,無疑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人們談論頻率最高的醫用防護用品。口罩可以大大地減少病毒傳染的幾率,防護服則給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提供強大的保護。醫用紡織品成為了人們抵御病毒、保護生命不可或缺的利器。 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及行業企業緊急行動,放棄春節假期復工復產,爭分奪秒為疫情防控提供物資保障。還有不少紡織服裝企業新建生產線,轉產口罩、防護服產品。據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月7日,全國口罩企業按產能測算復工率已達到73%,到2月底每天預計能生產各類口罩1.8億只。 疫情還在發展中,口罩的短缺最終會緩解。有人擔心擴產會不會帶來產能過剩,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已聯合發出通知,公布了《政府兜底采購收儲的產品目錄(第一批)》,國家相關部門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按現有收儲制度和辦法,對該目錄中企業多生產的重點醫療防護物資,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購收儲。這對產業用紡織品企業來說,無疑是個大機遇。 “十三五”期間,醫療健康產業用紡織品、應急和公共安全產業用紡織品就被列為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重點發展方向。作為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醫用紡織品市場空間還很大,特別是經過這次疫情,這個產業有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相關措施,完全可以創造一個更大的產業空間。當然,產業的提升還需要技術創新,在產品性能、適用性方面有新的提高。 在疫情還在蔓延的當下,東華大學已經開啟了醫衛防護材料應急專項項目的攻關征集,包括醫用防護口罩濾料、護目鏡、防護服面料等醫用防護制品和衛生用品材料開發;病毒防護用靜電紡納米纖維材料開發;病毒防護用熔噴非織造材料開發;體外膜肺氧合(ECMO,膜式人工肺)用疏水性中空纖維微孔膜等。 與此同時,作為中紡聯今年的重要工作,“十四五”規劃的前期研究工作也將展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必將在應急領域發揮出更大的作為。 當下,我們需要戴著口罩迎接光明,打贏這場全民之戰。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