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航向,奔赴2021 |
本刊記者-劉萍 走過極不平凡的2020年,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中國紡織人在這一年頑強拼搏、擔當有為,在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面前展現了“抗疫保障有力、經濟支撐堅強”的行業形象。 12月22日在山西太原召開的中國紡織大會,在“十三五”“十四五”之交發聲,宣告中國紡織強國建設取得決定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了突出貢獻。到2020 年末,紡織行業基本實現《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相關目標,我國紡織工業絕大部分指標已達到甚至領先于世界先進水平,成為我國制造業進入強國陣列的第一梯隊。 這份巨大的鼓舞,由會場中的千余人傳遞給千千萬萬行業人士,大會為2020年畫下句點,更為新的一年、新的歷史時期帶來方向指引。 今年,紡織行業經受住了疫情大考,表現出強大韌性。此次總結性質的大會上發布的兩個名單尤其令人感慨:一個是2020年度中國紡聯科技獎授獎名單,在17項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中,不乏“百噸級超高強度碳纖維工程化關鍵技術”、“靜電氣噴紡駐極超細纖維規模化制備技術及應用”這樣的從強國之棟到安全保障,既能上天入海又能服務生命健康的紡織成果;另一個是全紡抗擊疫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盛虹集團、紅棉時裝城、波司登高德康、沭陽魏偉……都是一年來在本刊記者的抗疫復產系列報道中密集出現的名字。 走過這難忘的一年,接下來行業更要把握戰略機遇期,適應變局,構建新發展格局。在即將進入“十四五”的新的起點上,紡織工業要適應“兩個大局”(即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正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需要對行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貢獻與地位進行新的思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紡織強國再出發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工作報告中指出,“十四五”時期,紡織行業發展不再突出強調增量目標,而要將產業的質量提升與內涵拓展作為應變局、開新局的發力點和突破口。即:樹立系統觀念,全面提升產業的三大能力——核心創新能力、持續發展能力和資源配置能力。 藍圖繪就,方向明晰。從行業形勢看,雖然今年前11個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已取得9.9%的同比增幅,內銷持續回暖、網上銷售增長態勢更為良好,但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復蘇不穩定不平衡,疫情沖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 星辰大海,征途未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1年八大重點任務,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這些均與紡織行業建設緊密相關,也大有可為。 “在2035年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時,中國紡織工業要成為世界紡織科技的主要驅動者、全球時尚的重要引領者、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推進者。”未來可期,新年可期,讓我們邁好第一步,喜見新氣象!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