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缺物資,我們缺品牌 |
本刊記者-郝杰 據商務部統計,疫情爆發以來,我國已經向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了防疫物資,其中口罩是重要出口品種,僅在4月24日這一天,我國便出口了10.6億只口罩。 一天就出口10億只口罩,幾乎撐起了世界抗疫物資半壁江山的中國制造,為世界抗擊疫情做出了巨大貢獻。 如今,隨著我國的疫情得到控制,眾多企業加入口罩生產大軍,口罩已經不再是緊缺物資,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但筆者問及周邊的親朋好友,你知道哪些國產口罩品牌嗎?竟然沒有一個人能答得出來。倒是“3M”、“霍尼韋爾”等外資高端品牌知道的人很多。 在巨大需求推動下,一些大型制造企業,如比亞迪、格力電器、富士康等紛紛轉產口罩,眾多的中國企業雖然在口罩產量上不斷攀升,也出現了一些品牌,但3M和霍尼韋爾依然是消費者心中的高端品牌。據了解,我國口罩日產能已經達到1億多只,產量占全球大半,但口罩品牌的缺失值得我國企業深思。 在5月10日舉行的云上2020年中國品牌日活動中,主辦方打出了“全球戰疫,品牌力量”的口號。在這一特殊形勢下舉辦的中國品牌日,讓不少紡織企業更加意識到品牌的力量,雅戈爾、波司登、紅豆集團、盛虹集團、江蘇陽光等諸多企業都在線上亮相,和全國1300余家企業一起利用這一國家級平臺在線上展示紡織服裝的品牌形象。 疫情之中,誰能安然無恙,甚至轉危為機,這就要看誰的品牌聲望更強大。在疫情初期,品牌防護用品總是最先售罄,在復工復產時期,品牌商品和商家也是“報復性”消費中最受青睞的那部分。在疫情過后,隨著防疫用品的需求量下降,那些沒有被消費者記住,沒有在消費者心里占據一席之地的品牌,將失去生存能力。而那些已在顧客心中建立強勢認知的品牌,則會成為消費者持續消費的動力。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品牌的企業只能“看天吃飯”,有品牌的企業才可以“天天吃飯”。 習近平總書記曾為中國品牌日提出了“三個轉變”,即“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為推動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打造中國品牌指明了方向。 當前疫情在全球蔓延,造成世界物資供應鏈體系性的脆弱,中國企業應該充分抓住有利時機,一方面抓緊國際品牌評價與認證,另一方面提高技術、品質和文化的附加值,使其產品成為世界不可或缺的中國制造。口罩領域的自主品牌更要抓住機遇,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形象,沉淀屬于自己的品牌資產。 站在疫情的“風口”上,國人需要一只能夠擋住病毒的高質量口罩,更需要一面扛起中國制造形象的品牌大旗。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