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xù)干下去” |
本刊記者-郝杰 日前,一年一度的“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yè)聯合會科學技術獎評審會在無錫舉行。行業(yè)頂尖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聚在一起,共同度過了緊張忙碌的4天。在筆者看來,最大的變化是新晉院士浙江理工大學教授陳文興、東華大學教授朱美芳作為評審專家與會,讓人們感受到行業(yè)科技領域生機勃勃,頂尖人才后繼有人。 孫晉良、俞建勇、陳文興、朱美芳四位院士親臨坐鎮(zhèn),評選代表行業(yè)最高水平的“紡織之光”2020年度中國紡織工業(yè)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中國紡聯副會長李陵申評價說:“很多項目水平很高,這為來年的國家科技獎評審增加了競爭力?!?/font> 這次評審項目之所以水平高,是因為很多項目解決了“卡脖子”的難題。 自動絡筒機是紡織機械中難度最大、技術要求最高的裝備,是紡織行業(yè)邁進數字化、智能化的關鍵設備。世界市場幾乎被意大利、日本、德國廠家壟斷。青島宏大自動絡筒機研發(fā)從國家紡織工業(yè)部兩機項目引進開始,近30年來不斷提升,取得了可喜突破。其VCRO自動絡筒機在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方面達到國外先進水平,有些指標還要好于國外。公司負責人在評審會現場表示,公司一直關注“卡脖子”問題,這也是青島宏大數十年攻堅的動力。 VCRO自動絡筒機的突破在行業(yè)內也具有深遠意義。在今年6月的項目鑒定會上,不僅有院士、行業(yè)專家參加,無錫一棉、安徽華茂、魯泰紡織、江蘇大生、無錫經緯等知名企業(yè)的專家也參與了鑒定,可見其對行業(yè)的重要性。 碳纖維是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的重要材料,一直以來,高性能碳纖維被國外壟斷。中復神鷹自T700、T800級碳纖維實現規(guī)?;a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以來,絲毫沒有放松技術攻關的腳步。在此基礎上,中復神鷹歷時2年通過對T800級碳纖維制備工藝的系統(tǒng)優(yōu)化提升,加強纖維缺陷控制,從而實現強度的進一步提升,并率先在國內實現了干噴濕紡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工程化。中復神鷹負責人在評審會現場感慨道:“這是國之重器呀!”中復神鷹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工程化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對于推動整個碳纖維行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芯片是電子產品的“心臟”,高端芯片“卡脖子”問題令國人焦急萬分。近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將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我們科研任務的清單進行布局。 其實,在紡織高端領域,也還有不少“卡脖子”的技術。此次評審會也讓業(yè)內人士感受到危機感與使命感。會上,筆者見到了一位多年未見的企業(yè)家,當年她作為“紡織之光”科技項目獲獎代表接受過采訪。回望走過的路,她感慨萬千:對這一行感情太深,如果轉行干別的,可能收入會很高,但我舍不下紡織情。人生不只是靠物質支撐,多年來,我們的每一點進步都給我?guī)頍o比的喜悅,我還要繼續(xù)干下去! |
相關文章 |